挪出山窝迈进幸福门
平川区黄峤镇神木头村辖4个村民小组304户1342人,其中贫困户141户615人。受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不足等因素制约,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困难。
以前,去冯礼明家,要沿着双界公路斜刺里翻越好几座山,交通成了出门的大问题。家里收入来源主要靠务工,院落也是老旧不堪。
2015年,为彻底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平川区各级政府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搬迁规划,整合投资8253万元,将神木头村整村搬迁至双界公路库生台处,集中建设占地面积450亩的移民搬迁小区。
今年9月20日,神木头村移民安置小区落实并交付使用。冯礼明显得格外高兴,还特意穿上了西服,一个劲地夸党的政策好,并坚定了自己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他说:“移民搬迁挪了我们贫困户的窝,能住上这样好的房子,以前做梦也不敢想。”
站在安置小区河渠边望去,140栋280户二层小洋楼整齐布局,风格统一的院落鳞次挨着,广场上假山凉亭相衬,树木郁郁葱葱,在喷泉的映射下充满了生机和希望。为解决搬迁小区取暖问题,该村还实施了屋顶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既可以取暖,又可以将多余的电并网出售。
秋阳普照,冯礼明100多平方米的新家,正在进行装修工程,并且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用上了环保新材料,这个冬天就将正式搬迁入住。他告诉记者:“不是都说中国梦嘛,搬进新家就是实现了我们贫困户的‘中国梦’。现在小区正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相信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将变得越来越好。”
为使全体村民获得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镇政府组建全体农民共同参与的种植、养殖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神木头村地理环境优势,着力打造大蒜、藜麦、中药材等种植富民产业,生态、绿色散养土鸡等养殖富民产业,休闲、避暑、农事体验、观光农业等旅游富民产业。
据了解,自脱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平川区坚决强化“一号工程”意识,全面落实“七个一批”精准扶贫措施,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按照“集中安置、分散插花安置、城镇化安置”的方式,全力以赴推进黄峤镇神木头、马饮水,王家山镇万庙,共和镇老庄、毛卜拉,宝积镇墩墩滩城区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真正把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落到实处。今年,全市更是投资33.93亿元,建设易地搬迁安置点96个,计划搬迁群众1.32万户5.3万人,已建成住宅主体3447户,搬迁入住1283户。
告别旧房,关掉贫穷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住进新房,打开小康门,开启幸福生活征程。正如冯礼明所说:“只要在政府的好政策和各界的帮扶下,我们能够转换思路,辛勤耕耘,幸福的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那一年,我亲历“运兵入朝”
- 下一篇:岳钟琪:清代三朝武臣巨擘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