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县“三举措”推进新时代讲习所创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景泰县积极探索工作方法,把“新时代讲习所”作为推动脱贫工作的重要载体,注重多元引领,强化服务,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抓好阵地建设,场所布置规范化。按照有阵地、有机构、有标识、有师资、有资料、有成果“六有”标准,依托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职工之家等率先在农村建立“新时代讲习所”。目前,全县共成立7个“新时代讲习所”,并配套完善电脑、电视、书柜等硬件设施和学习教材,确保“新时代讲习所”场所规范化。同时,按照每月开展1次讲习活动要求,认真制定讲习计划,明确讲习时间、内容、地点、师资安排、参与对象等;并建立讲习台账,及时收集整理讲习计划、记录、文字和视频课件、图片等资料,做到“一课一册,一课一档”。目前,共培养了60多名讲习员,建立了6支讲习队,开展了15场次讲习活动,参与学习的党员干部群众达1万多人次。
建好讲习队伍,宣讲范围全覆盖。建好4支讲习员(特邀讲习员、理论政策讲习员、技术骨干讲习员和典型模范讲习员)队伍。特邀讲习员队伍由县级领导组成,理论政策讲习员队伍由县委党校、驻村帮扶单位领导、帮扶队员组成,技术骨干讲习员队伍由脱贫致富先进个人、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及县农业、科技、卫生等部门技术骨干组成,典型模范讲习员队伍由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组成。联系乡村县级领导,每年至少开展1次讲习。贫困村由帮扶单位依托四支讲习队伍组建新时代讲习宣讲组,原则上每月开展不少于1次讲习活动,深入农村第一线开展宣讲活动,结合脱贫攻坚政策,通过讲解广大群众关心的生动事例,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广泛传播,实现全领域理论宣讲全覆盖、群众理论宣讲率和政策知晓率全覆盖。
拓展讲习内容,课题设置多样化。结合“八个走遍”活动,注重全方位、多领域收集群众意见,结合“十九大”精神宣讲课题选编,精心设置培训课题。以“百姓宣讲”为主要载体,采取技术下乡、课堂进村、服务上门、跟踪指导等方式,把讲习场所设置在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农业合作社,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政策、各类实用技术与群众面对面交谈、零距离讲解,助力产业发展。同时,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统美德、家训家风教育等,采取不拘形式、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宣讲,使宣讲入群众心、入百姓脑,进一步提高宣讲的质量和效果。结合群众生活,将深奥的理论融入群众生产生活,用群众的语言讲好百姓故事,用身边的事,说服身边的人。发挥微信公众平台作用,乡村开设网上新时代讲习所,组织开展网上讲习活动。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景泰县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
- 下一篇:白银区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