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边城”情
同事仇老师复制给我几部中外经典老电影,其中有一部是我非常喜欢的电影《边城》,这是我30年前看过的电影。《边城》是我国著名导演凌子风1984年的作品,因其对小说质感的准确把握和镜头语汇的流畅运用,获得了当年金鸡奖的最佳导演奖和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最佳大奖。之所以当时我会去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我在杭州大学(现合并为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学习时,现(当)代文学课的老师专题讲到了沈从文的小说《边城》。
电影《边城》很好地体现了原著的“人性之善和人性之美”。经过“十年浩劫”沈从文是“墙里开花墙外红”,在国外及香港、台湾早已出版了沈从文的小说和散文集,并进行专题研究;尤其是这篇中篇小说《边城》,更是被赋予很高的文学地位。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沈从文的作品,我去杭大图书馆及浙江图书馆借阅,但沈从文的书早已被人借阅一空,因此我决定自己去买一本,今天的年轻人会感觉:买一本书,还需要决定?但当时我确实囊中羞涩,这本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沈从文小说选》,价格是1元6角,这本书我保存了30多年,尽管这些年我处理了一批旧书,现在书房是靠堆叠来解决藏书,但还是基本完好地保存了这本书。
我以前也谈到,我文学的启蒙实际上有三本书对我影响较大,一本是苏联作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我国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及当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和散文。
2002年10月,我终于踏上了这片梦寐以求的湘西热土,我行走在沈从文先生在小说中多次描写的湘西边城茶峒的溪流和山谷,我在寻找老船夫和翠翠,我在寻找先生笔下的边城古道城墙……
在凤凰古城参观沈从文先生的故居,一张张清晰珍贵的图片,记录了沈从文走过的艰难历程,那一行行流畅深沉的文字,忠实地记录了作家成长的过程。檀木方桌、藤编靠椅、古老的木质结构架子床,都是沈先生当年使用过的实物。目睹这些实物,眼前似乎出现了沈先生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不仅用心血给人们奉献了900余万字宝贵文化遗产,而且他的憨厚纯正,昭示自我,一生勤奋劳作,孜孜不倦追求的品德和情操,永远是我学习的楷模。
最近几年我又去过几次凤凰古城,但感觉古城离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越来越远了,这也包括我去过几次的丽江和大理古城,我感到非常失望,当一个古城成为一个著名景点的时候,离“原味”就越来越远了。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